搜索内容

包含标签:梦幻之星4 的文章
  • 上古奇谭:《梦幻之星4》是如何死于发行商之手的
    游戏资讯

    上古奇谭:《梦幻之星4》是如何死于发行商之手的

    杀死世嘉主机部门的不是时代,不是市场,只有他们自己。   《梦幻之星》系列正作的最后一作《梦幻之星4:千年纪的终结》于1993年在日本发售,两年后登陆欧美,但这背后其实有着一段极为荒谬的故事……  日系游戏在欧美地区延迟发售向来不是稀罕事,90年代也是如此,《梦幻之星2》和3代的欧美版均比日版晚了一年的时间,但《梦幻之星4》这样美版延迟发售一年半有余还是比较少见的。这要从该作命运多舛的发行说起。  Victor Ireland,90年代著名独立发行商Working Designs的创始人和总裁,现为独立游戏发行商Gaijinworks总裁。根据他在Gaijinworks官方论坛的说法,世嘉美国一开始对本作毫无兴趣,认为这样的作品在北美地区不会有市场(任何对90年代RPG市场有了解的人都知道这是彻底的扯淡),他的Working Designs就开始着手进行本作的本地化和发行工作。  而得知此事的世嘉美国分部立即插手进来,突然表示又对本作的发行充满兴趣,但实际上他们的目的是以一种极端的方式在实质上杀死本作的发售:《梦幻之星4》于1995年2月在北美地区发售,售价是令人乍舌的100美元,而90年代大作的售价标准一直是50美元。而即便是以100美元的售价,《梦幻之星4》依然售罄。  这件闹剧从一个侧面反映了Genesis(MD)末期到土星时代的世嘉,尤其是世嘉美国分部的乱象和顽固不化。Victor Ireland认为,当时的世嘉美国管理层,特别是1996年从索尼加盟而来的世嘉美国分部主管Bernie Stolar(接替了Genesis时期的功勋CEO Tom Kalinske)难辞其咎。Bernie Stolar在土星时期昏招无数,最臭名昭著的便是1997年就在E3公开表态“土星不在我们的未来计划当中”,他力主尽早结束土星的销售,提前推出Dreamcast,但DC直到1999年才在美国上市,而土星早在一年前就已经在美国仓促退市,造成了一年多的市场真空期,再加上土星1995年在美国突然提前宣布在指定零售商提前发售对其他零售商带来的负面印象,这一系列举措可以说是杀死世嘉主机部门的最大罪人。  Bernie Stolar在加入世嘉美国之前是刚成立不久的索尼电脑娱乐美国分部的首位高级执行副总裁,一手掌控了PS主机初期的游戏阵容,和扼杀《梦幻之星4》一样,当时的索尼北美分部拒绝发行2D游戏,尤其是2D RPG,因为它们“无法呈现PlayStation的优势”,例如1997年索尼就曾拒绝让Capcom的《洛克人:战斗追击》和《洛克人X4》登陆PS。而直到他离开索尼之后,才迎来了PS主机的RPG黄金时代。
    猪猪游戏 2022-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