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阳思谦的词条
泉州府的历任知府
知府 任期 备注 常性 洪武年间(1368~1398年) 张灏 洪武年间 李凤 洪武年间 胡器 洪武年间 陈立 永乐年间(1403~1424年) 方圆 永乐年间 姚恕 永乐年间 魏文昭 宣德年间(1426~1435年) 曾恪 宣德年间 冯祯 宣德年间 蔡锡 宣德年间 尹宏 正统年间(1436~1449年) 杨文奎 正统年间 曾宏 正统年间 熊尚初 正统年间 胡志和 景泰年间(1450~1456年) 刘静 景泰年间 张岩 景泰年间 舒瞳 天顺年间(1457~1464年) 欧阳复 天顺年间 李宗学 成化年间(1465~1487年) 徐源 成化年间 沈海 成化年间 陈勉 成化年间 马岱 成化年间 毛埕 成化年间 刘傅 弘治三年(1490年) 李哲 弘治五年 张濂 弘治十一年 吴晟 弘治十六年 包溥 正德元年(1506年) 张津 正德三年 程琯 正德四年 叶信 年月无考 李锐 正德九年 向一阳 正德十一年 葛恒 正德十二年 高越 嘉靖二年(1523年) 顾可久 嘉靖五年 屠倬 嘉靖十一年 王仕俊 嘉靖十三年 俞咨伯 嘉靖十九年 程秀民 嘉靖二十四年 方尧 嘉靖二十七年 一作方克 童汉臣 嘉靖三十二年 熊汝达 嘉靖三十五年 孔惟德 嘉靖四十年 周道光 嘉靖四十一年 万庆 嘉靖四十五年 朱炳如 隆庆三年(1569年) 汝亮 隆庆六年 姚光泮 万历元年(1573年) 邱浙 万历三年 邹墀 万历九年 贡靖国 万历十三年 朱南英 万历十六年 汪道亨 万历二十年 程朝京 万历二十三年 窦子偁 万历二十六年 程达 万历二十九年 张应泰 万历三十二年 姜志礼 万历三十四年 阳思谦 万历三十九年 蔡善继 万历四十三年 赵士许 万历四十六年 谢琏 天启元年(1621年) 陈敏吾 天启年间(1621~1627年) 殷之辂 年代无考 沈翘楚 天启年间 王猷 崇祯年间(1628~1644年) 樊维城 崇祯年间 孙朝让 崇祯年间 刘彦 崇祯年间 夏雨金 崇祯年间 邹式金 崇祯年间 朱朝熙 崇祯年间 辛自修 顺治三年(1646年) 景世英 顺治五年 高联兴 顺治七年 申伟抱 顺治十年 陈秉直 顺治十四年 叶树德 顺治十六年 刘象震 康熙二年(1663年) 陈象干 康熙六年 王者都 康熙十年 张仲举 康熙十六年 蒋毓英 康熙十八年 孙朝让 升兴泉道道员 刘骏名 康熙二十四年 郝斌 康熙二十五年 高拱干 康熙二十九年 许延邵 康熙三十三年 常光裕 康熙三十四年 李大章 康熙三十五年 梁允洁 康熙四十一年 时腾蛟 康熙四十五年 刘侃 康熙四十九年 王道成 康熙五十六年 张无咎 雍正二年(1724年) 刘而位 雍正六年 郭朝鼎 雍正七年 孙鲁 雍正九年 叶祖烈 雍正十年 高元崐 雍正十年 吕大云 雍正十一年 许日炽 雍正十三年 钱洙 乾隆元年(1736年) 张□ 乾隆二年 王廷诤 乾隆三年 乾隆五年再任 姜顺龙 乾隆四年 张宗纯 乾隆八年 书成 乾隆十二年 陈玉友 乾隆十二年 伊靖阿 乾隆十二年 李芬 乾隆十四年 朱礼陶 乾隆十四年 刘嗣孔 乾隆十五年 高霔 乾隆十六年 觉罗四明 乾隆十九年 顾彝 乾隆十九年 怀荫布 乾隆二十一年 乾隆二十七年再任 嘉漠 乾隆二十六年 李浚原 乾隆二十九年 王绶 乾隆二十九年 乾隆三十四年再任 鲁楷 乾隆三十年 陈之铨 乾隆三十一年 奇庞格 乾隆三十三年 吴镛 乾隆三十五年 杨廷华 乾隆三十六年 郭世汾 乾隆四十一年 双鼎 乾隆四十二年 张朝缙 乾隆四十三年 朱芜会 乾隆四十三年 王右弼 乾隆四十四年 乾隆五十年再任 邱之棻 乾隆四十四年 述德 乾隆四十五年 邬维肃 乾隆四十七年 安汛 乾隆四十八年 张家琰 乾隆四十八年 郑一桂 乾隆五十年 成宁 乾隆五十三年 舒宁 乾隆五十三年 德泰 乾隆五十四年 徐梦麟 乾隆五十五年 乾隆五十六年再任 全士潮 乾隆五十六年 李炜 乾隆五十八年 张采五 乾隆五十八年 嘉庆二年再任 元克中 乾隆五十九年 墙见羹 乾隆五十九年 张大本 乾隆五十九年 景文 乾隆六十年 巴哈布 嘉庆三年(1798年) 钱学彬 嘉庆三年 彦布 嘉庆五年 庆保 嘉庆五年 冯国柄 嘉庆六年 王绍兰 嘉庆七年 嘉庆十二年再任 房永清 嘉庆十一年 金城 嘉庆十二年 郭正谊 嘉庆十五年 盛安 嘉庆十七年 富信 嘉庆十九年 徐汝澜 嘉庆二十年 岳山 嘉庆二十三年 诚安 嘉庆二十五年 王楚堂 道光元年(1821年) 周慎苯 道光元年 刘炳 道光三年 姚观 道光七年 刘炳 道光七年十一月 再任 袁鸿 道光九年 刘炳 道光十一年四月 三任
蒲寿庚的人物事迹
至元十三年即德祐二年(1276年)二月,元军南下,包围临安。元军善于陆战而短于海战,闻蒲寿庚老于海事,拥海舶至多,若能招得蒲寿庚,既能严重削弱残宋的海上力量,又能借蒲氏之力给残宋毁灭性打击。在元军攻临安之前,元军统帅伯颜派遣不伯、周青招抚蒲寿庚、蒲寿宬兄弟未果。
德祐二年(1276年)三月,元·丞相伯颜陷临安,恭帝降,南宋事实上灭亡。南宋·遗臣奉恭帝兄赵昰入闽,欲图恢复。五月,赵昰在福州另立朝廷,是为端宗,年号景炎元年(1276年)。他们冀得蒲寿庚之助,以继续在闽、广沿海地区坚持抗元,因此任命蒲寿庚为闽广招抚使,兼“主市舶”,赋予更大的权力。显赫的权力与雄厚的海上实力相结合,使蒲氏成为宋元鼎革之际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 景炎元年(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十一月,元兵由浙江入福建。为避元军,并冀得蒲寿宬、蒲寿庚兄弟之助,南宋·陈宜中、少保张世杰率舟师十万,奉宋·端宗赵昰及卫王赵◇、杨太妃等,由福州航海至泉州城南郊法石下辇村,“欲作都泉州”。
元·至正间(1341—1368年)泉州释大圭《筑城曲》写道:“吾闻金汤生◇枢,为国不在城有无。君不见泉州闭城不纳宋天子,当时有城乃如此。”
明·何乔远《闽书》记:“景炎入海,航泉州港,分淮兵二千五百人,命寿庚将舟以从。寿庚闭门拒命,与州司马田真子上表降元。”
明·阳思谦《泉州府志》记:“宋幼主过泉州,宋宗室欲应之,守郡者蒲寿庚闭门不纳。”
清·乾隆《泉州府志·拾遗》记:“宋主昰舟至泉,寿庚来谒,请驻跸,张世杰不可。或劝世杰留寿庚,则凡海舶不令自随,世杰不从,纵之归。继而舟不足,共掠其赀,寿庚怒杀诸宗室及士大夫与淮兵之在泉者。……”
以上资料,对于景炎帝至泉州一事,或说蒲寿庚“闭门不纳”、“闭门拒命”,或说“寿庚来谒,请驻跸,张世杰不可”。因此,宋军改泊泉州外渚獭窟。宋军以船舶军资两皆不足,“掠蒲氏海船二千艘,没其货物”,蒲寿庚怒,派亲信孙胜夫秘密出城,迎接南下途中的元军。
元·至元十三年(南宋·景炎元年,1276年)十二月初八(公历1277年元月),元兵由浙江抵泉州,蒲寿庚与州司马田真子献城降元。《泉州府志》转引《方舆纪要》:“宋·蒲寿庚据郡降元。”张世杰只得护送端宗匆遽移粤,经漳州趋潮阳。临行,抢走停泊在法石一带的蒲氏海舶400多艘。
蒲寿庚的降元,背后有一股强大的地方精英集团在支持他。他们对当地的政治和防务,都有很大的左右力量,如世居泉州、三代武卫左翼军统领夏璟,有调遣泉州军队之权的田真子,以援城功授永春县达鲁花赤的林纯子,“以全城功归诸故家”的颜伯录,蒲寿庚的党羽孙胜夫、尤永贤、王与、金泳等。
蒲寿庚降元,以所拥有的海舶交元军进攻残余宋师。元军将领董文炳率部抵泉时,擅解所佩金虎符赠蒲寿庚,此举事后得到元世祖的嘉许。元廷授蒲寿庚为昭勇大将军、闽广都督兵马招讨使兼提举福建广东市舶。(据杨清江、陈苍松《福建市舶司人物录》考证,蒲寿庚在元·至元十三年也只做了一年市舶提举,第二年即至元十四年换为忙古带。) 蒲寿庚降元后,尽杀南外宗室和,此事应是事实,但资料上对其时间和细节的记载却有些不同。
一说在至元十四年(1277年)七月张世杰自潮州从海上回军攻泉州城时。
明·何乔远《闽书》记:“明年(指至元十四年,1277年)七月,张世杰自海上回军攻城,寿庚遣其党孙胜夫诣杭求唆都援兵,自与尤永贤、王与、金泳协谋拒守,尽杀淮军、宗子之在城者。攻凡九十日不下,世杰解去。”
明·阳思谦《泉州府志》记:“及张世杰回军攻城,宗室又欲应之。寿庚置酒延宗室欲与议城守事,酒中尽杀之。”
郑思肖《心史》:“(景炎)二年丁丑(1277年),泉州素多宗子,闻张少保至,宗子纠集万余人出迎王师。叛臣蒲受畊闭城三日,尽杀南外宗子数万人。”
一说在至元十三年(1276年)端宗赵昰至泉时。
清·乾隆《泉州府志·拾遗》记:“宋主昰舟至泉,寿庚来谒,请驻跸,张世杰不可。或劝世杰留寿庚,则凡海舶不令自随,世杰不从,纵之归。继而舟不足,共掠其赀,寿庚怒杀诸宗室及士大夫与淮兵之在泉者。……”
《闽书》云:蒲寿庚“尽杀准军、宗子之在城者。”清·乾隆《泉州府志·拾遗》云:“杀诸宗室及士大夫与淮兵之在泉者。”但蒲寿庚究竟杀了多少人,历史资料说法不一。
宋宗室太祖派十二世孙赵由在元末完成的《璿源图谱》中说:“……南外宗室三千余人,悉为其(蒲寿庚)害。”
郑思肖《心史》说:“尽杀南外宗子数万人。”
《永春云台赵氏族谱》记杀五千余人 。
赵氏《南外天源族谱》记杀三千人 。
《宋史》说二千三百余人。
《泉州府志·纪兵》说:“尽害宗室千余人及士大夫与淮兵之在泉者,备极惨毒。”
日本·桑原氏《蒲寿庚考》引明·阳思谦《泉州府志》说:“尽杀宗室千余人……此当仅为男子能执武器者。”
要知道,如果说蒲寿庚大杀淮兵还可以理解为是因为船货被大宋淮兵掠走而发怒报复的话,那么杀戮赵宋的宗室,那就显然有问题了。而且,蒲寿庚对赵宋宗室的杀戮,是无差别的大屠杀,只要是在他控制区内的赵宋宗室人员,就全部杀光。这批人(户/男丁)的总数,即使按照最保守的估计,也在两三千人之上。
注:1.蒲寿庚屠杀赵宋宗室的数字,根据不同的历史记载,在两三千人到数万人之间不等,之所以产生这么大的差距,一方面是因为有些
记载中包括了被杀的士大夫的数字,另外更主要的是两三千人的数字可能是只包括了宗氏的男丁。而不包括妇女和儿童。
2.所谓淮兵,是指从两淮战场上一路退下来死不降元的一批屡战的疲惫无防备的宋军,这批宋军以淮人为主,数量在一万上下,战兵精锐2500人,虽然当时整个南宋行在号称掌兵十七万,但无论是从战斗力还是从忠诚度来说,真正的核心军事力量,就是这批淮兵,也正因为如此,蒲寿庚要降元,第一个要消灭的,就是辖区内的淮兵(淮兵们没想到自己人对自己人下手)
中国历史上那么多次改朝换代,不是没有过对宗室的屠杀,但那要么是皇族内部的内讧,要么是北方野蛮异族南下后由敌对国进行的,而
由一个本国地方官员决策并执行的宗室大屠杀,仅此一次。
所以说,张世杰并没有看走眼,蒲寿庚的确是在谒见前就已下了投降元朝的决心,从他敢于屠杀几千赵宋宗室的行为来看,这个穆斯林虽然在中国长大,但他对中国的本土皇权其实没有哪怕一点点的敬畏,对大宋没有一点认同感,没有一点人性,他邀请宋端宗入城,更有可能是为了以端宗作为降元的投名状。
蒲寿庚真面目暴露后,张世杰以兵围城,蒲寿庚引元将索多南下,宋军解围南退,蒲寿庚则以其整个东亚地区最大的各族船队配合元军一路南下,直至崖山决战……
据王寒枫《关于蒲寿庚几个问题的探讨》考证,估计蒲寿庚大概屠杀了六、七千人。其中:南外宗室三千余人(明·阳思谦《泉州府志》说,绍定间[1228—1233年]南外宗室有三千三百余人),淮兵二千五百人,士大夫不知数。 至元十四年(1277年),元朝于泉州设市舶司。四月,董文炳谒见元世祖时说:“寿庚素主市舶,谓宜重其事权,使为我捍海寇(指南宋残余势力),诱诸蛮臣服。”这正是元朝统治者重用蒲寿庚之用意。
至元十四年(1277年)七月,蒲寿庚任镇国上将军、江西行省参知政事(因张世杰回师围城,没有赴任)。
至元十四年(1277年)七月,南宋·张世杰从潮州回师泉州,“欲得蒲寿庚而甘心”,与义军陈吊眼、畲族许夫人等协力讨蒲寿庚,声势浩大。这是一场关系到蒲氏及其家族命运的生死决战,但当时元军主力不在泉州,守城兵力单薄,城内又有宋朝遗民内应,形势对蒲寿庚极其不利。蒲寿庚一方面派遣孙胜夫诣杭州求援兵,一方面与尤永贤、王与、金泳等部将“协谋拒守”,“晨夜血战”。十月,张世杰围泉州城70多天(首尾3个月)后,因元·元帅唆都等来援,被迫解泉州围南撤,复返广东。这场保卫战的胜利,沉重打击了残宋的士气和力量,基本上消除了闽南地区反复拉锯的局面,巩固了元朝在福建的统治。
至元十五年(1278年)三月,蒲寿庚任福建行省参知政事。八月,蒲寿庚任福建行省中书左丞,“镇抚濒海诸郡”。
至元十六年(南宋·祥兴二年,1279年)二月,蒲寿庚的舟师奉旨配合元军主力进击广东,“会追二王”,张世杰遗于崖山,幼主祥兴帝赴海死,宋亡。
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八月,蒲寿庚任江淮等处行省中书左丞兼泉州分省平章政事。
蒲寿庚对那些虽然怀旧但没有参与抗元斗争的宋朝故臣颇注意笼络。如推举原吉安知州庄弥邵、原刑部郎中庄弥大分别为肇庆路治中和广州路治中;对那些因故幸免的宋室宗子后来也不再追究,甚至还授录为官。这种策略对稳定局势、巩固统治起了积极作用。
蒲寿庚於宋元转变之际,显赫一时,其子孙在元朝,亦颇得志。按蒲寿庚三子:师文(参见《泉州人名录·蒲师文》)、师斯、均文。师文于至元十八年(1281年),尝兼任提举福建道市舶,且以功袭职,官为福建平海行中书省。师斯子崇谟,官至行省平章政事。 蒲寿庚在宋元鼎革之际,导元倾宋,叛宋仕元,性质极其恶劣。泉州穆斯林世代受到南宋优待,却在南宋危难之际恩将仇报,无耻地屠杀泉州的南宋皇族、官员、为了讨好蒙元,又屠杀了数万平民,连蒙古人都感到非常吃惊。当时蒙古灭宋,相对之前已经相当客气,连蒙哥遗命中必屠的钓鱼城都没屠。所以说蒲寿庚为了保全泉州才投靠蒙元完全站不住脚,更何况当时蒙古灭宋的过程中蒙古人对待最残暴的就是这些居住在泉州的穆斯林。
泉州许氏家族起义兵抗击蒲寿庚,掩护二帝南逃,被蒲寿庚几乎灭族。元兵实行剿乡灭族策略,不仅火烧晋江许汉青、许夫人的家乡许宅巷、陈厝坑,迫使二乡的许、陈、曾三姓族人四处奔逃。南诏许姓氏族因事牵抗元,亦惨遭清剿杀戮,几于灭族。泉州清源少林寺僧众反蒲寿庚之降元,遭蒲寿庚和元将奇握温思的镇压,他们率元军万人冲进少林,千余僧众被屠,只剩数十人逃出。通过残酷无耻的屠杀和镇压,蒲寿庚终于将泉州控制在手里,成为元庭的忠实走狗。
到了元末,蒲寿庚家族又故伎重演,他们勾结当时的提举泉州市舶使色目人那兀纳作乱。但这次蒲寿庚家族再没有宋末那么幸运了,乱兵被元军强力镇压,当地的蒲家乃至许多西域人都被灭门,蒲寿庚等人被掘坟戮尸,遍及泉州城内外的清真寺在战乱引起的宗教仇杀中除一座外全被捣毁。而且,蒲氏家族的噩运并没有随着元朝的灭亡而告终,明朝开国后,朱元璋特令将泉州的蒲寿庚这一脉的蒲氏举族全部打入贱籍,世代不得入仕。而这道命令,在当时的以仁义号称的儒家社会并没有遭到任何人的反对,公道自在人心,在时人的心目当中,这就是蒲氏屠戮赵宋宗族和淮西兵的报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