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的月亮是什么样的,8月的月亮是圆的吗

8月3号月亮是什么样的?

8月3号如果天气晴朗的情况下月亮是呈现较为全面的圆形的。

月相的变化依次为 新月(初一)→娥眉月→上弦月(初七、初八)→凸月→满月(十五,十六)→凸月→下弦月(二十二、二十三)→残月→新月。月球由A点经B点→C点→D点→E点→F点→G点→H点,月球绕地球公转一周,月相由朔到下一次朔所经历的时间间隔,即月相变化的周期。

扩展资料:

假设满月是一个圆形,那么无论月相如何变化,它的上下两个顶点的连线都一定是这个圆形的直径(月食的时候月相是不规则的)。

当我们看到的月相外边缘是接近反C字母形状时,那么这时的月相则是农历十五日以前的月相,相反,当我们看到的月相外边缘是接近C字母形状时,那么这时的月相则是农历十五日以后的月相。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月相

八月初五的月亮是什么样的

八月初五的月亮像眉毛一样弯弯的,也叫做娥眉月,这时候月亮正好运动到一半的位置,所以被遮挡住了另一半,漏出来的部分就只剩下眉毛的一半。

农历月初时,从地球上看,月亮和太阳黄经相同,月球和太阳方位相合但是不在同一处(在同一处即发生日食),月亮与太阳同升同落。由于月球反射太阳光,而反射太阳光的那一面不对着地球,所以看不见月亮,这种时候的月相叫朔。

随着时间流逝,月球逐渐远离太阳,天球上月球与太阳所成角度越来越大,这表明月球反射太阳光的那一面有一部分对着地球,因此晚上能看见一弯月牙,而且月牙慢慢变大。最终在初七、初八左右,反射太阳的那一面有一半对着地球,月亮看起来像个半圆形,这时月相就是上弦月。

月亮的亮度:

月球本身并不发光,只反射太阳光。月球亮度随日月间角距离和地月间距离的改变而变化,满月时的亮度比上下弦要大十多倍。

月球平均亮度为太阳亮度的1/465000,亮度变化幅度从1/630000至1/375000。满月时亮度平均为-12.7等。它给大地的照度平均为0.22勒克斯,相当于100瓦电灯在距离21米处的照度。月面不是一个良好的反光体,它的平均反照率只有9%,其余91%均被月球吸收。

月海的反照率更低,约为7%。月面高地和环形山的反照率为17%,看上去山地比月海明亮。

八月初一到八月十五月亮的变化

八月初一到八月十五月亮的变化是新月、娥眉月、上弦月、盈凸、满月。

1、新月:月球位于太阳和地球之间。地球上的人们正好看到月球背离太阳的面,因而在地球上看不见月亮,称为新月或朔,这时是农历初一。

2、蛾眉月:月球被太阳照亮的半个月面朝西,地球上可看到其中呈镰刀形的一部分,称为蛾眉月,这时是农历初三、四。

3、上弦月:月球绕地球继续向东运行,月地连线与日地连线成90度。地球上正好看到月球是西半边亮,呈半圆形叫上弦月。这时是农历每月初七、初八。

4、盈凸:在地球上看到月球西边被太阳照亮部分大于一半,即为凸月。这时是农历每月十一、十二。

5、满月:月球运行到地球的外侧,即太阳、月球位于地球的两侧。由于白道面与黄道有一夹角,地球不能遮挡住日光,月球亮面全部对着地球,称为满月或望。这时是农历每月十五、十六。

八月十五的月亮是什么样子

八月十五的月亮是圆圆的。每逢农历的初一,月亮会运行到地球和太阳之间,当它的黄经和太阳的黄经相同的时候,月亮被照亮的半球背对着地球,所以在地球上的人们就看不到月亮发光的一面,叫做朔,也就是俗称的新月。

而到了农历十五左右,月亮走到了另外一面了,地球在它和太阳中间,当它和太阳的黄经相差180度的时候,月亮上亮的一面就会全部向着地球了,于是这时候我们看到了圆圆的月亮,被称为望,也就是俗称的满月。

扩展资料:

月球绕地球转动的轨道呈椭圆状,因此月球和地球之间的距离并不恒定。一般来说,月球与地球之间的平均距离约为38.4万公里,最近的时候在36万公里左右,最远的时候在40万公里左右。由于距离不一样,地球上人们眼中的月亮也就有了大小之分。

加上万有引力的作用,近时月亮走得快一些,远时月亮走得慢一些,这种快慢之差导致每个月满月的时间也有差异,农历十四、十五、十六和十七都有可能,其中,以十五、十六两天居多,所以就会出现‘十五的月亮十六圆’的情况。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八月十五本应赏月 但为什么会十五的月亮隔天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