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襄公生平简介,宋襄公的姓名

宋襄公的生平事迹有哪些 关于宋襄公的故事有哪些

宋襄公(?—前637)春秋时宋国国君(前650—前637).名兹父.齐恒公死后,他欲为中原霸主.公元前638年与楚大战于泓水(今河南柘城北),大败,伤重而死. 齐桓公到了晚年,忘了管仲的遗训,易牙、竖刁、开方这三个奸臣被他又召回宫中,加以重用.尽管鲍叔牙多次劝告,齐桓公也听不进.这三个有恃无恐,更加胡作非为,竟然把鲍叔牙活活气死了.后来齐恒公死了.他们三个废掉齐桓公立的太子公子昭,而让听他们话的公子无亏当了国君.公子昭一看 不但君位被夺去,而且被杀头的危险时刻存在,就跑到宋国去,请宋襄公为他做主. 宋襄公是个资质平平的人,宋国的实力也不强大,可是成为霸主的诱惑实在太大了.齐桓公去世后,宋襄公一心想成为霸主.公子昭来投奔他,他认为是个可利用的机会,就收留了公子昭. 周襄王十年(公元前六四二年),各国诸侯接到宋襄公通知,要护送公子昭回齐国去当国君,让诸侯派兵相助,以壮声势.大部分诸侯一见是宋襄公出面号召,没几个人理会,只有卫、曹、邾几个比宋国还小的国家派了一些人马来了.宋襄公统领四国联军杀向齐国,齐国的贵族对公子昭怀有同情之心,再加上不清楚宋军实力,就把无亏釉竖刁杀了,赶走了易牙,在边界上迎接公子昭回国.公子昭回国后当上了国君,就是齐孝公. 宋襄公为齐孝公复位出了力,自认为是件惊天动地的大事,是足够树立威信称霸诸侯的时候了,便想会盟诸侯,把自己的盟主地位确定.于是,宋襄公派使者去楚国和齐国,想把会盟诸侯的事先和他们商量一下,取得楚国、齐国的支持. 周襄王十三年(公元前六三九年)春季,宋、齐.楚三国国君相聚在齐国的鹿地.宋襄公一开始就以盟主的身份自居,认为自己是这次会议的发起人,同时又认为自己的霸位也比楚、齐国君高,盟主非已莫属.他事先末征求齐国.楚国的意见,自作主张拟了一份秋季在宋国会合诸侯,共扶周天子王室的通告,并把时间定在当年秋季.楚成王和齐孝公两人对宋襄公的这种做法很不满意,心里却不痛快.但碍于情面,还是签了字. 到了约定开会的日子,楚、陈、蔡、许、曹、郑等六国之君都来了,只有齐孝公和鲁国国君没到.在开会时,宋襄公首先说:\"诸侯都来了,我们会合于此,是仿效齐桓公的做法,订立盟约,共同协助王室,停止相互间的战争,以定天下太平,各位认为如何?\"楚成王说:\"您说得很好,但不知这嚣主是谁来担任扩宋襄公说;\"这事好办,有功的论功,无功的论爵,这里谁爵位高就让谁当盟主吧.\"话音刚落,楚成王便说: \"楚国早就称王,宋国虽说是公爵,但比王还低一等,所以盟主的这把交椅自然该我来坐.\"说罢并不谦让,一下子就坐在盟主的位置上.宋襄公一看如意算盘落空,不禁大怒,指着楚成王的鼻子骂:\"我的公爵是天子封的,普天之下谁不承认?可你那个王是自己叫的,是自封的.有什么资格做盟主?”楚成王说:\"你说我这个正是假的,你把我请来干什么?”宋襄公再想争辩,只觅楚国大臣成得臣脱去长袍,露出里面穿的全身铠甲,手举一面小红旗,只一挥动,那些随楚成王而来、打扮成家仆和侍者的人纷纷脱去外衣,原来个个都是内穿铠甲.手持刺刃胸兵士.他们往台上冲来,吓得诸侯四散而逃,宋襄公被成得臣一把抓住,把他拖到楚国的车上,带他回楚国去了.后来,楚成王觉得抓了宋襄公也没什么用,就把宋襄公放回去了. 从那时起,宋襄公对楚国怀恨在心,但是由于楚国兵强马壮,也没什么办法出气.后来.宋襄公听说郑国最积极支持楚国为盟主,就想讨伐力薄国小的郑国,出出胸中恶气.过了不久.郑文公去楚国拜会楚成王.宋襄公认为是个机会,不顾公子目夷与大司马公孙固的反对,出兵伐郑.郑文公知道消息后,求救于楚成王,楚成王答应来救援郑国. 楚成王没直接去救郑国,却统领大队人马直接杀向宋国.宋襄公这下慌了手脚,顾不上攻打郑国,带领宋军星夜往国内赶.待宋军在涨水边扎好营盘,楚国的兵马也来到了对岸.公孙固对宋襄公说:“楚军到此只是为救郑国.咱们已经从郑国撤军.他们的目的己经达到了.咱们兵力小,不能硬拼,不如与楚国讲和算了”,宋襄公却说:\"楚国虽然人强马壮.可缺乏仁义.我们虽然兵力单薄.却是仁义之师.不义之兵怎能胜过仁义之师呢?\"宋襄公又特意做了一面大旗,并绣有 \"仁义\"二字.要用 \"仁义\"来战胜楚国的刀枪. 到了第二天天亮,楚军开始过河.公孙固向宋襄公说:\"楚军白日渡河.明明是小看我们.等他们过到一半,我们杀过去,定能取胜.\"宋襄公却指着战车上的 \"仁义\"之旗说:\"人家连河都没渡完就打人家,那算什么仁义之师?”等到楚军全部渡完河,在河岸上布阵时.公孙固又劝宋襄公说:\"趁楚军还乱哄哄地布阵,我们发动冲锋,尚可取胜.\"宋襄公听到此话不由骂道:\"你怎么净出歪主意!人家还没布好阵,你便去打他,那还称得上是仁义之师吗?” 宋襄公的话才说完,楚军已经布好阵,列队冲了过来.宋军看到楚军凶猛胆都吓破了,掉头便逃.宋襄公正想亲自督阵进攻,还没来得及冲向前去,便被楚军围住,身上、腿上儿处受伤.幸亏宋国的几员大将奋力冲杀.才救出他来.等他出来逃命,宋军已早逃散,粮草.兵车金部被楚军抢走,再看那杆 \"仁义\"大旗,早已不知丢在何处去了.宋国的百姓们对宋襄公都骂不绝口,宋襄公一瘸一拐地边走边说:\"讲仁义的军队就是要以德服人,我奉仁义打仗,不能乘人之危去攻打别人!\"他身边的将士们听了,都在心中暗骂宋襄公是个蠢货、大草包.

宋襄公的生平?

中国春秋时期宋国国君,春秋五霸之一。宋桓公之子,名兹甫,公元前650年即位。公元前650~前637年在位。曾追随齐桓公,参与葵丘(今河南兰考东)之盟。齐桓公死后,诸子争位,宋襄公用武力护送齐太子昭回国,夺取君位,是为齐孝公。宋襄公自以为立孝公有功,企图以此为资本继齐而霸。但宋国毕竟实力不足,加之宋襄公本人又迂腐固执,其霸业最终以失败而告终。 不听公子目夷劝谏,在盂(今山西阳曲东北)大会诸侯,为楚成王所掳,旋放还。襄公十三年(前638),举兵伐郑,楚伐宋救郑。襄公与楚成王在泓水(今河南柘城东北)会战。目夷劝其乘楚军渡河及尚未列阵之前发兵突袭,皆不从。他讲求仁义,拘守不鼓不成列、不以阻隘的陈旧观念,贻误战机,为楚军击败,自己身受重伤,次年卒。宋襄公成为中国古代战争史上因思想保守而招致失败的典型。 。

历史上宋襄公是怎样的

宋襄公是 历史 上颇富争议的一个人物,虽然被后人列为春秋五霸之一,但实际上他并没有真正的得到过诸侯霸主的地位。下面是我搜集整理的历史上宋襄公的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

历史上宋襄公的简介

宋襄公(?-前637年),子姓,名兹甫,公元前650年至637年在位,宋桓公的儿子,宋成公的父亲,春秋时宋国国君。齐桓公死后,宋襄公与楚国争霸,一度为楚国所拘。前638年,宋襄公讨伐郑国,与救郑的楚兵战于泓水。楚兵强大,宋襄公讲究“仁义”,要待楚兵渡河列阵后再战,结果大败受伤,次年伤重而死。《史记》中记载宋襄公是春秋五霸之一。

宋襄公治军的 故事

宋襄公在与楚军的作战中,摆好了阵势,就等着楚军打过来了,当时的楚军还没有全部过河,这时候宋襄公的谋士就说了,主公啊,你对打赢楚军有多少信心,他们人多,我们人少,除非我们的军队骁勇善战,方可不用担心。

臣有一计,现如今楚军在过河,他们必定匆匆忙忙,可以称他们还没有全部渡过泓水的时候,打他一个措手不及,只要您下令进攻,我们的弓箭手就可以准备就绪,射他们个片甲不留,到时候军心必定大乱,我们胜利在望啊。

混帐东西,宋襄公说道,我平日里是怎么教授你们带兵打仗的,你难道没有看见我军阵前的大旗吗,我素来以仁义练兵,训练士卒的时候也常常告诫他们不要忘了这点。宋襄公一直没有进攻,等到楚军上岸了,摆好了阵势以后,宋军才开战。

这哪里打得过人家啊,救国宋军打败,宋襄公自己也受了重伤,护卫官也都被杀死了。

宋国的人责备宋襄公,他说有道德的人,就算在战斗中,也要坚持仁义,只要敌人受伤了就不应该去杀死他们,年纪大的敌人,我们也不应该去把他们抓来当俘虏,这种借助地形,投机取巧的小人做法,怎么可以。我虽然是亡国的商朝后代,但我要坚持礼,不进攻没有摆好阵势的敌人。

子鱼说,主公您真是不懂的作战的道理啊,强大的敌人没有摆好阵型,真是我们可以利用地利的时候啊,楚国和我们不是你死就是我亡,是我们的敌人啊,遇到年纪大的,当然要抓来当俘虏啊,对于头发花白的人有什么可怜悯的。敌人受伤了,为什么不去杀了他们,不忍心杀了他们,就等于没有任何作为。主公您推行和崇尚的都是降低我军士气的做法啊。

宋襄公之仁是什么回事

因为宋襄公不合时宜的采取仁的做法,后人把对敌人讲仁义的行为,叫做“宋襄之仁”可怜这宋襄公,明明是秉承自己的优良传统,却被后人不理解。

说是这宋襄公想要当盟主没 成功 ,反而让楚王摆了一道,给抓进去当阶下囚了。气得要死,但又因为自己国力不够,拿人家楚国没什么 办法 ,正愁没地方出气。忽然就想起了,这不是郑国那小子在大会上,要拥护楚王和我作对,楚国我敌不过,就先拿你郑国开刀。

就派兵打郑国去了,这宋国虽然小,但倾巢出动郑国哪里抵得过,吓得郑文公连夜向楚成王搬救兵。都说兵不厌诈,听说宋国出动主力打郑国,有人就向楚成王谏言,现在宋国国力空虚,我们不如先不管郑国,直取宋国老家,这样不仅可以将宋襄公逼回来,运气好的话说不定能一次性灭了宋国。

宋襄公知道了楚国要来进犯的消息,知道又被摆了一道,带着部队日夜兼程赶回宋国自救。双方在泓水摆开了战线,宋襄公的部下想要劝他与楚国讲和,这宋襄公哪里肯答应,当初在楚国蒙受了这么大的羞辱,如今他主动来犯。我还要任他逍遥法外,我宋襄公颜面何存,打!

看宋襄公如此坚决,士兵将领也就士气高涨,都想为国争光,为帮君王报仇。就约定了交战日期,霎时间剑拔弩张,双方都到了高级戒备状态,早上的时候,楚军开始浩浩荡荡渡江了,谋士向宋襄公谏言,可以称他们过河的时候,出其不意进攻他们。

谁知这宋襄公也是倔脾气,我是要推行仁义的,在人家过河过到一半打过去人家一定遭不住呀。这宋襄公算是聪明一世糊涂一时吗,等到楚军上岸,排好阵势,宋兵看了都怕,这楚军各个身强力壮,这哪里敌得过。宋襄公这是还没醒悟过来,依旧是坚持老一套。

结果害得部下跟着一起送死,自己也身负重伤,不久就告别人世了。他至死都坚信这自己的仁义是对的,不过后来人们也开始认为楚国有点没有人道了,但是诸侯之争就是这样残酷无情。